小池镇百鸣村因环境优美、生态良好,百鸟和鸣而得名。到了村内,但见古树参天,白鹭点点,水明如镜。倘若是农历三、九月天,山上游人如织,都是来采三九菇的。百鸣村古有驿道穿过,传说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南国鲜果到京城就是打此路过。今有105国道依村而过,合九铁路贯穿东西,058县道连接南北,交通十分便利。
百鸣水网纵横,植被丰盈,村内塘堰多达250口,可谓绿树成荫,碧水长流。村口多古树,如一面面巨大的伞盖,酷暑里遮住烈日,留下浓荫,门口塘尤显清幽和凉意。留住了众人的脚步和笑声。
百鸣历史悠久,人文厚重。境内百姓恪守耕读传统,穷不丢书,富不丢猪,形成了一套世代传承的耕读文化。代有学人,闻名乡梓。现代著名学者何鹏出生百鸣村何家油坊,1944年,何鹏在何氏宗祠创办太湖县第一所私立中学——白沙中学。一时间群贤毕至,影响深远。如;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,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向锦江、山西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吕文载、安师大教授郑震等都帮助过白沙中学或任过教。曾任职文化部出版局的傅斌然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,原任职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滕藤等人都为白沙中学介绍过教师,为白沙中学的发展出过力。1947年8月间,桂林栖、刘昌毅等率领皖西人民自卫军来到白沙中学修整,在此召开军事会议,会后何鹏带领部分师生投笔从戎,参加革命。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 周年之际,将他的事迹收录在大型革命文献《红旗谱·永恒的丰碑》中,并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百鸣村2005年区划调整,将原四义村、毛安村合并。村域面积9.6平方公里,属小丘陵地区。全村辖21个村民组,550户,2100人,其中移民人口260人,自有林地6600亩,确权耕地3100亩。通过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引领,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家,85%的土地实施流转,特色种养和养殖如雨后春笋,有油茶、菊花、西瓜、优质水稻、油菜、黑乌鸡、黄牛、湖羊等,最为突出的是盛产三九菇。百鸣生态环境优美,民风淳朴,热情好客,是宜商、宜游、宜居的理想之地。
百鸣村美丽乡村是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,项目批复后,村立即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,成立百鸣村美好乡村项目建设理事会,项目地点确定于村部附近的铁树组。工期一年二个月,工程总投资311.45万元,先后实施了公共服务中心、健身广场、中心广场、道路硬化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、卫生厕所、景观塘、村庄绿化、亮化及风貌改造等工程。
2019年初,百鸣村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并获批准,村委会立即启动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,邀请美丽乡村专业人员,结合村内实际情况,设计了美丽乡村规划方案。至2020年6月底,已实施了中心村的污水处理和改水、改厕、乡村大舞台、文化墙及配套设施、同时建设生态塘、小花线两侧三清四撤、环境整治、绿化、亮化等工程。如今走在美丽乡村中心村所见所闻美不胜收,鲜花和笑脸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。